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文科综合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26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26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3-20


湖北2015年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26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政治复习训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直接现实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观能动性 D.普遍有效性解析:实践不具有客观规律性和普遍有效性,B、D两项不选;实践高于理论认识,主要是因为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选A项;C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汕头模拟)针对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显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2012年7月下旬开始,国务院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专项督查体现了(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人们能在意识指导下自发地改造世界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解析:专项督查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人能够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C项表述错误。

  答案:B

  3.(山东卷)“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解析: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学寓意:“想”要靠“做”来实现,要在实践中实现理想;其次,分析每一个选项中名言警句蕴含的哲理;最后,对号入座,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A项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项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D项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均与题意不符合;C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答案: C

  4.(四川卷)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

③ B.

④ C.

③ D.

④解析:“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此诗句原意是指太依赖书籍会造成误解,(因为书也会有出错的时候)经历了事情后渐渐就会明白是非黑白的分别,该诗句主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①强调知行要统一,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观点与题意不符合;

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符合题意;
④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与题意不符合。

  答案:C

  5.

  (北京卷)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解析:主观愿望若符合客观实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故排除A项;B项“正确反映”错误;“即使人再多,也拉不动影子”,可见漫画寓意不是强调集体的力量,故C项不符合题意;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课标全国Ⅱ卷)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② B.

③ C.

④ D.

④解析:实践决定认识,
①颠倒了这种关系,是错误的;
②正确表明了这种关系是正确的;
③否认了人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④正确。

  答案:C

  7.(江苏卷)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  )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故选C项;题干没有涉及规律,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没有涉及具体的实践行动,A、B、D三项不选。

  答案:C

  8.(乌鲁木齐模拟)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据专家介绍,中国利用乌克兰废旧航母改装的这艘航母,目的之一是通过改装,摸清航母的技术途径,从中掌握一些航母设计和建造的技术,进而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今后的航母设计和建造之中。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② B.

④ C.


③ D.


④解析:通过改装,摸清航母的技术途径,掌握一些航母设计和建造的技术;进而把这些技术运用到今后的航母设计和建造之中。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归宿,选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表述不准确;
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A

  9.(南通模拟)20多年来,我国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定到法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到西部“两基”攻坚,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民生改善。这说明(  )

  A.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认识推动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C.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解析:A项错在“正确”上;B项错误,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C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10.气象专家指出,人工增雨(雪)作业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条件,受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还做不到晴空条件下的“人工造雨(雪)”。这表明(  )

  
①客观规律始终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客观条件制约着实践活动的结果 
③实践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④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

  A.

② B.

③ C.

④ D.

④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工增雨(雪)属于一种实践活动,只有条件具备,才能实现“造雨(雪)”的结果,可见客观条件对实践的制约,故
②正确;现在人工增雨(雪)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可见不同历史条件下,实践活动的水平不同,故
③正确;此题没有强调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排除
①;此题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排除
④。

  答案:B

  11.(太原模拟)针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这一情况,爱尔兰央行行长霍若翰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订立之初并没有预见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很多在订立协约时没有预见到的事在现实中都发生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终将是对其自身的回归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人类的任何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

  A.

② B.

④ C.

③ D.

④解析: 材料强调,人的认识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符合题意;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是对其自身的回归,
②说法错误;
④错在“任何认识”上。

  答案: C

  12.(宁波模拟)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 
②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③实践的发展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

② B.

④ C.

③ D.

③解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说明了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可选;
②否定了真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排除;
③否定了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材料二 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1)材料一中,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的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12分)

  (2)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15分)

  解析:第(1)问可以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西方对龙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哲学依据。第(2)问考查认识论与唯物论的知识。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从唯物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对规律的把握;从认识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认识的发展和追求真理的特征。

  答案:(1)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的差异。(6分)
②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6分)

  (2)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5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是永无休止的过程。(5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又推动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发展。(5分)

  1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的暴发,病毒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但对于病毒所属的庞大家族——微生物,人们却知之甚少。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酵母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霉菌等等,其起源不仅远早于人类,也早于植物和动物,但却是生命世界中被人类认识最晚、目前了解最少的一类生物。自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300多年来,已发现和定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据说这些还不到微生物总量的5%,人类目前仅能对1%的微生物进行人工培养。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对于引发各种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的病毒、细菌等,人类也会找到制服它们的办法,与之和平共处。

  (1)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10分)

  (2)运用有关“认识论”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5分)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设问当中的唯物论和认识论的限定,审题是关键,回答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答案: (1)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因此,人类最终可以认识微生物,找到制服引发各种动植物和人类疾病的病毒、细菌的办法。(5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科学家发现了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这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体现。(5分)

  (2)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人们在与病毒作斗争的实践中,才对微生物作出了一定的科学认识。(5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要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类对微生物认识最晚、了解最少。(5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正是由于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才不断地深化。(5分)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