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理科综合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应用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5-06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应用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低档题

  1. (15分)某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已久的过氧化钠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a2O2+2H2O===4NaOH+O2↑的还原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中,每生成1 mol O2转移________mol电子。

  (2)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全部是Na2O2

  假设2:全部是Na2CO3

  假设3: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1 mol·L-1 H2SO4溶液、澄清石灰水、淀粉-KI溶液、酚酞溶液、火柴、试管、小烧杯、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1 mol·L-1 H2SO4溶液,然后将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于试管口 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1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 步骤3:

  解析 (1)Na2O2与H2O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O2与CO2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2)Na2O2在空气中与CO2和H2O反应分别生成Na2CO3、NaOH,NaOH在空气中与CO2反应最终也生成Na2CO3,所以不可能有NaOH,故有三种假设情况。

  答案 (1)Na2O2 2

  (2)
①Na2O2与Na2CO3的混合物

  
②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蒸馏水,将带火星的火柴放在试管口 若带火星的火柴复燃,则假设3成立;若带火星的火柴不复燃,则假设2成立

  2. (15分)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加热温度不同,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提出猜想]

  Ⅰ.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SO3一种;

  Ⅱ.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_______两种;

  Ⅲ.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_______三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①→⑨→⑩→⑥→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接口序号)。

  (2)若实验结束时B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________正确。

  (3)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 称取CuSO4的质量/g 装置C增加的质量/g 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mL 一 6.4 2.56 448 二 6.4 2.56 224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硫酸铜分解产物的实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如果产物中只有两种气体,必为SO2、O2的混合物;如果有三种气体,则必为SO2、SO3、O2的混合物。(1)SO3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会与F中NaHSO3溶液反应生成SO2,通过浓硫酸干燥后,再通过碱石灰的增重情况可测定二氧化硫的质量,通过E、B装置所测气体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2)若B中量筒中没有收集到水,则说明实验中没有生成O2即猜想Ⅰ正确。(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硫酸铜分解产生的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必为2∶1。实验中,如果产生的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是2∶1,则说明分解产物中还含有SO3。第一小组:n (CuSO4)=0.04 mol,n(O2)=0.02 mol,n(SO2)=2.56 g&pide;64 g·mol-1=0.04 mol,SO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该小组硫酸铜分解的产物是CuO、SO2、O2。第二小组:n(CuSO4)=0.04 mol,n(O2)=0.01 mol,n(SO2)=0.04 mol,说明硫酸铜分解时还生成了0.02 mol SO3,据此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Ⅱ.SO2、O2 Ⅲ.SO2、SO3、O2

  (1)
③ 
④ ⑧ ⑦ (2)Ⅰ

  (3)2CuSO42CuO+2SO2↑+O2↑

  4CuSO44CuO+2SO3↑+2SO2↑+O2↑

  二、中档题

  3.(15分)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欲用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室里制取Cl2并验证Cl2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1 mol·L-1 NaOH溶液、MnO2、KMnO4、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饱和NaCl溶液、BaCl2溶液、品红溶液。甲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在B中加入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D中加入1 mol·L-1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用E装置代替

  A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小组通过该实验要验证Cl2的________(填“漂白性”、“还原性”或“氧化性”)。

  (5)乙小组认为甲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有缺陷,请你帮助甲小组完善该装置。即还要在________和________(填“A”、“B”、“C”或“D”)装置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_的洗气装置。

  Ⅱ.丙小组认为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可能还含有其他的阴离子。

  请你设计实验帮助丙小组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________,或只存在________。

  假设2:可能两者都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2)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及性质探究

  Ⅰ.(1)仪器X是分液漏斗。(2)A是制备氯气的装置,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备氯气不必加热,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所以A中发生的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高锰酸钾是粉末状固体,所以不能用E代替A。(3)C是缓冲瓶,起防倒吸的作用。(4)由于B中是吸收了少量SO2的NaOH溶液,即含有两种溶质:NaOH和Na2SO3。当氯气通入B溶液中时,氯气将其中的Na2SO3氧化,表现出氧化性。(5)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会与B中溶质发生反应,对氯气与Na2SO3的反应产生干扰。

  Ⅱ.(1)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所以吸收液中可能含有ClO-。由于吸收液呈强碱性,所以氯气不足,SO可能有剩余。又由于ClO-与SO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与SO,所以二者可能都没有剩余。(2)如果存在SO,加入足量稀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存在ClO-,加入足量稀盐酸会生成氯气,紫色石蕊试液遇氯气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 Ⅰ.(1)分液漏斗 (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KMnO4为易溶于水的粉末 (3)完全缓冲,防倒吸 (4)氧化性 (5)A B 饱和食盐水

  Ⅱ.(1)ClO- SO 不存在 (2)取适量吸收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若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有S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有Cl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15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铜粉(含铁粉5%以上)制取胆矾(CuSO4·5H2O)并检验其纯度,限选试剂:3 mol·L-1H2SO4溶液、浓硝酸、3%H2O2溶液、0.2 mol·L-1NaOH溶液、20% KSCN溶液、BaCl2溶液。有关物质溶解度如下表(单位g/100 g H2O):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CuSO4 14.3 20.7 28.5 40.0 55.0 75.4 Cu(NO3)2 81.8 124.8 163.1 181.8 207.8 247.3 (1)完成制取胆矾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1:除铁。将铜粉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溶解。将步骤1得到的铜粉置于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结晶。将步骤2所得溶液蒸发浓缩至液面有晶膜出现,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粗产品

  (2)完成步骤1后,检验铜粉中的铁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3)若胆矾中含有少量Cu(NO3)2·3H2O,测定其中CuSO4·5H2O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胆矾样品的质量为m1,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冷却,称得其质量为m2。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算式)。

  解析 (1)制备胆矾的实验设计:根据所给试剂,由于铜不能直接与稀硫酸反应,因此需要氧化剂(H2O2或HNO3)将铜氧化为Cu2+,Cu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因此只能用浓硝酸氧化,但如果直接用浓硝酸氧化生成Cu(NO3)2,再和硫酸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CuSO4,会增大HNO3的用量且会引入Cu(NO3)2杂质。因此实验中借助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即先加硫酸,再加浓硝酸。(2)检验铜中的铁粉是否除尽,还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硫酸洗涤液中是否含有Fe2+来确定。

  (3)CuSO4·5H2O ~   BaSO4

  250        233

  m2

  则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100%。

  答案 (1)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1:加入足量3 mol·L-1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充分洗涤滤渣 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步骤2:加入适量3 mol·L-1H2SO4溶液,再缓慢、分批加入浓硝酸,边加边搅拌直至铜粉完全溶解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取少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少量3 mol·L-1H2SO4溶液,充分振荡后取上层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少量3%H2O2溶液,再滴加几滴20%KSCN溶液

  (3)×100%

  5. (15分)某研究小组欲探究SO2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在B中检验SO2的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可为________。

  (2)在C中装FeCl3溶液,检验SO2的还原性,则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D中装新制漂白粉浓溶液。通入SO2一段时间后,D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选的仪器和试剂:过滤装置、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0.5 mol·L-1盐酸、0.5 mol·L-1H2SO4溶液、0.5 mol·L-1BaCl2溶液、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ⅰ)假设一:该白色沉淀为CaSO3;

  假设二: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_;

  假设三:该白色沉淀为上述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ⅱ)基于假设一,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将D中沉淀过滤,洗涤干净备用 用另一干净试管取少量沉淀样品,加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假设二成立,试写出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涉及SO2的性质实验。SO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但多表现还原性(能够被氧化性稍强的Fe3+、H2O2或强氧化剂HClO等氧化),一般在和H2S等-2价硫化物反应时表现其氧化性,因此B中为H2S(或Na2S、NaHS等)溶液。

  (3)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其实是检验SO和SO。常通过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来检验SO或HSO。

  答案 (1)硫化氢水溶液(或硫化钠、硫氢化钠或相应溶质的化学式都可以)

  (2)2Fe3++SO2+2H2O===2Fe2++SO+4H+

  (3)(ⅰ)CaSO4

  (ⅱ)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过(适)量0.5 mol·L-1盐酸,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或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若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放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品红溶液褪色),则假设一成立。

  若固体不溶解,或溶解但无气泡或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或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一不成立

  (ⅲ)2SO2+2H2O+Ca(ClO)2===CaSO4↓+2HCl+H2SO4

  6.(15分)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知识后,对教材中Cl2将Fe2+氧化成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Cl2能将Fe2+氧化成Fe3+,那么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能将Fe2+氧化成Fe3+,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成Fe3+。还有同学认为Br2能将

  Fe2+氧化成Fe3+,而I2不能,依据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向大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加入10 mL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试管 操作 现象
①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② 先向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1)甲同学认为试管
①中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做实验,才能得出甲同学的结论。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实验:

  实验2:

  操作 现象

  (2)该小组同学对试管
②中所得的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碘水与FeCl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假设2.________________。

  实验3:进行实验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操作 现象 向试管
②所得的溶液中继续加入0.5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色;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

  丙同学认为实验3的现象可以说明假设2成立,丁同学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4继续探究。

  实验4:

  操作 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FeCl2溶液,滴加0.5 mL碘水后,再加入0.5 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取出下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紫色,下层溶液几乎无色;取下层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没有呈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4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同学根据实验4的现象得出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碘水与FeCl2溶液反应的程度很小。

  (3)Cl2、Br2、I2氧化Fe2+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给信息和实验目的可知部分同学认为Br2和I2都能将Fe2+氧化成Fe3+的依据是这些单质均为ⅦA族元素的单质,氧化性均较强。

  (1)实验1的试管
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由于甲同学的结论仅仅是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的,所以结论不一定可靠,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可探究该过程中是否有三价铁离子生成,所以实验的设计应是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故对应的方案为取少量试管
①中的黄色溶液于试管
③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振荡,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表明有三价铁离子生成。

  (2)可根据物质的颜色分析试管
②中所得溶液呈黄色的可能原因,一是碘水的颜色,二是三价铁离子的颜色。实验方案的设计需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需要考虑亚铁离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实验的设计必须排除空气的影响,即实验4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主要目的一是乙酸乙酯可作萃取剂,二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答案 环节一:均为ⅦA族元素,其单质的氧化性均较强

  环节三:(1)2Fe2++Br2===2Fe3++2Br-

  操作 现象 取少量试管
①中的黄色溶液于试管
③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

  (2)碘水与FeCl2溶液发生反应,FeCl3溶液呈黄色 亚铁离子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加入的乙酸乙酯既可作萃取剂又能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空气对实验产生干扰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