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湖北高校信息 > 湖北大学排名 > 厦门大学概况网站地图

厦门大学概况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2-03-02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素有“南方之强”之称,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经济特区中唯一的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于“国际花园城市”——厦门的东南端,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建筑独具一格,气侯宜人,整洁优美的校园堪称全国一流。现拥有校本部和漳州校区。

  厦门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人才培养系列相当完备,是一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有18个学院,43个系,71个本科专业,有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生,158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生(其中包括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国际法学、分析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化学、动物学等13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物理学、数学、高等教育学、国际经济法、历史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化学、生物学(含海洋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专业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九五”“211工程”建设学科,11个学科项目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学科。全校有80多个研究院、中心、所、室。其中,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细胞工程(该实验室同时也是国家专业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研究群体为全国化学学科首批两个创新研究群体之一。还有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
我校的台湾研究、南洋研究、海洋研究、特区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颇具特色,堪称独树一帜。在对外交流方面,厦门大学已与国(境)外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湾24所高校、63个研究所和34家新闻媒体建立联系,成为祖国大陆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

  厦门大学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学校荟萃着众多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聚集着一批造诣精深的老、中、青学术带头人。专任教师189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务的1123人,占59.6%。现有两院院士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337人。中青年教师中有1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人获国家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8人被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奖。此外还有8个学科设立“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岗位、4个学科设立“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同时还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一批国际一流学者为名誉教授。

  厦门大学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改善。校舍建筑面积近11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0多万册,计算机流通、光盘检索和电子文献信息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值50000万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主接点之一。

  厦门大学教育传统深厚,建校迄今八十多年,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造就了大批的栋梁之才,不少人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和国家重要部门的骨干人物,在我校学习、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达50多人。1963年厦门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95年6月和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建设分别通过了部门预审和专家立项、审核,被确认为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基础研究力量和师资队伍较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7月厦门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
2002年10月,厦门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立项审核。目前在校学生有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847人,硕士生8785人,博士生1501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200余人,另有海外函授生6000多人,毕业生深受社会的广泛欢迎。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