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湖北专升本的考生毕业后想继续提升自己,参加考研,为什么要考研?考研压力大吗?这个问题很宽泛,很无聊,但却也最重要。下面一起看下。
一、为什么考研?小编总结了一下或许是因为这几点:
1.追求名校梦
2.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所以你也跟着考研
3.想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4.不想就业
5.家人的要求
6.不知道毕业以后要干嘛
在这里,我们不对动机做主观的评判,只是希望每个准备考研的同学都能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考研!
二、是否能够承受痛苦和压力?
越是一时兴起的考研人越会把考研想得过于简单,当看到别人在社交网络展示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就天真地以为自己也可以。当其实,你需要克服这些东西:
1.报考人数与日俱增,且保研的招生比例越来越高,竞争日趋激烈;
2.报考名校的你将面对成千上万优秀得你无法想象的竞争者;
3.战线长,复习任务量大,能不能复习完都难说,还要复习的效果好;
4.你玩了一半的手机游戏,你还未看完的电视剧等等,在你决定考研起的一年里,与你无关了;
5.可能会面临长达十个月的孤独期,你是否能否忍受住孤独;
可能还有很多需要克服的东西,当你想明白了自己的动机,对即将面对的压力有了心理预期,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领先1/5的竞争者了。
三、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
1.专业
专业事关你将来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千万不能盲目。但事实上,许多同学往往会:
(1)为了进名校,报考没有市场的冷门专业,不仅难以获得实习经历,毕业后的求职也异常艰难;
(2)不考虑自己的水平报考热门专业。比如数学一塌糊涂,凭着一腔热血去竞争金融学硕,大概率成为炮灰;
(3)辛苦考上了研究生,却发现报考的研究方向自己丝毫没有兴趣,科研工作迟迟无法展开。
所以,各位同学在选专业的时候,务必考虑清楚,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朝着什么方面?自己的兴趣又是什么?自己又擅长什么方面?
(1)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定专业,这样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不至于觉得枯燥而不愿看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研究的动力!
(2)先花一周时间做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尝试把读研变成你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部分,让你的复习更有动力;
(3)干自己擅长的事情。读研的本质就是某一领域的专精,让你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这一切都在告诉你干自己擅长的事。
2.学校
以基础定学校,指的是合理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基础状况,以及吃苦程度,选择适当学校。这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建议如下:
(1)大学绩点高,学习能力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一天有效复习时长超过十小时,可以考虑冲刺一个985。
(2)绩点一般,学习能力较强,愿意吃苦,每天有效复习时长超过十小时,也可以选择211。
(3)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而且容易浮躁,心绪受外界影响较大,无法做到恒定如一的刻苦复习,建议考个普通院校。
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基础,指的是英语、数学、专业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