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学校直属二级学院,整合原成人教育处资源组建而成,承担成人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四大职能。学院依托学校作为湖北省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秉持“服务地方、面向社会”的宗旨,立足咸宁“香城泉都”的区位特色(北距武汉68公里,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等多条干线贯通),构建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终身教育体系。学院年均培养学历教育在籍生3000余人,非学历培训超1万人次,是鄂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继续教育基地之一。
1.学历教育多层次覆盖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培养层次:以高起专(2.5年制)为主,暂未开设高起本及专升本层次,依托校本部资源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合作拓展本科教育。
-专业设置:开设19个高起专专业,涵盖工学、教育、经管、艺术等领域,包括:
-工程技术类: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教育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均为省级重点方向);
-现代服务类:旅游管理、电子商务、老年服务与管理(对接康养产业需求)。
-学习形式:业余(周末面授)为主,辅以线上课程平台,适配在职学员需求。
2.自学考试与职业培训
-自学考试:主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等12个本专科专业,推行“1+3助学模式”(1周面授集训+3个月线上辅导),过程性考核占比30%。
-非学历培训:
-政府项目:湖北省中职师资培训、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咸宁市会计人才培训,年训量超1万人次;
-职业认证:依托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2005年获批),开展数控加工、电子商务等30余工种鉴定,覆盖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
1.产教融合深度实践
-校企协同育人:与远升建筑、德昌机电等企业共建订单班,企业资助额度达7000元/生;设立“校中厂”实训基地9个,实现“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三室合一教学模式。
-实训平台建设: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校内实训室119个,校外基地200余个(含松下电器、光宝集团等企业),强化岗位技能对接。
2.师资与课程创新
-师资团队:共享校本部专任教师7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0%,含3名全国优秀教师及省级教学团队。
-课程体系:开发省级精品课程7门,如《物联网应用技术》《老年服务管理》,融入“智慧农业”“康养护理”等前沿内容,匹配区域产业升级需求。
3.智慧化教学支持
-建成“继教云课堂”平台,集成在线课程、AI题库及虚拟实训模块,支持移动端学习;
-推行“面授+自学+网络学习”混合模式,寒暑假集中授课解决工学矛盾。
1.人才培养质量突出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超95%,其中70%服务于湖北省制造业、基础教育及文旅行业,典型岗位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幼儿园骨干教师、智能装备运维工程师。
-学生技能竞赛屡获突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会计赛项团体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2.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技术扶贫:在通山、崇阳等县设立乡村振兴培训站,培养农村电商人才3000余人;
-公共鉴定服务:年均完成职业技能鉴定5000人次,助推咸宁市就业准入制度落地。
-应急支援:2023年参与基层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获“湖北省继续教育突出贡献奖”。
3.权威荣誉认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2007-2017三度获评);
-湖北省“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
-国家级实训基地、湖北省中职师资培训基地等资质。
学院锚定“区域终身教育枢纽”目标,实施三大战略:
1.专业升级计划:
-2025年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新能源装备运维”专业,对接咸宁大健康与智能制造产业;
-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本衔接”合作,拓展专升本通道。
2.数字化教育工程:
-建设5G智慧教室,开发VR建筑安全实训、康养护理模拟系统;
-打造鄂南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辐射武汉城市圈。
3.国际标准输出:
-承接“一带一路”东南亚技能人才培训,输出乡村旅游管理、数控技术认证标准;
-联合德国TÜV机构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师国际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