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文科综合辅导 > 2014年湖北高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汇总(7)网站地图

2014年湖北高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汇总(7)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3-09-25


湖北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高频考点汇总(7)

  1.五四运动要求惩办的三个卖国贼分别是曹尔霖、陆宗舆、章宗祥 1926年北伐三派势力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是南昌起义。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比较: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大”的含义是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5.辛亥革命和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6.揭开了解放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7.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8.
①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③在我党的历史上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9.
①我国政府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②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双方有共同利益(不是综合国力的提高)
  10.台湾的统一问题:
  
①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三通。
  
②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第三次国共合作,对台政策与后来的港澳相比,可保留军队。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④1984:“一国两制”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在香港首先应用,香港高度自治不包括外交、国防事务)
⑤“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11.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香港的回归。
  12.
①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为解决中印、中缅关系而提出)。
  
②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③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13.
①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
  14.中美关系问题:
  
①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的合法席位。
  
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成为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
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8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5.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第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
  1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正常化。(注意:日本与中国建交早于美国)
  17.中美关系最大的阻碍是台湾问题。中日关系最的阻碍是历史问题。
  18.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主要特点是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主要特点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为巩固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③“一边倒”主要特点是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