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实名:湖北自考网 为考生提供湖北自考信息服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网站首页 自考专业 自考院校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网上报名 考生平台
专题:
自考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自考培训 模拟考试 教材大纲 免考办理 转考办理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英语培训 学位申请 专升本 成人高考 招生老师
湖北自考在线 湖北学位英语培训班 湖北成人高考报名 湖北自考视频免费领取
当前位置:湖北自考网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习笔记(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习笔记(4)

湖北自考网 来源: 时间:2011-08-01 00:00:00
第六章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非重点章节了解即可)
  1 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
  环境与资源管理概念P83○ 是国家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与资源管理四项原则记标题(客观题)○
  ⑴综合性原则
  ⑵区域性原则
  ⑶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
  ⑷规划和协调
  环境与资源管理的范围(客观题)○
  ⑴狭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指污染控制。
  ⑵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结合起来,包括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⑶更大范围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有的国家把环境与资源管理扩大到相关方面,认为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水地保持、森林植被管理、自然资源养护等也是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
  2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历史发展
  现代环境问题产生于产业革命以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P85)◇
  ⑴早期限制阶段 从产业革命-本世纪初,消极被动。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引起的第一代污染。进入公害发生期。
  ⑵治理时期 20世纪初-60年代,进入公害发展与泛滥时期,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⑶综合防治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1979年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提出的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防重于治”。这一政策建议得到了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赞同。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①实行区域综合是,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解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②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
  ③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
  ④不要等污染产生后再进行治理,而要尽可能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⑤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处理措施。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环境保护来说是积极而有效的,是环境与资源管理对策的新发展。
  ⑷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以后-目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 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把环境与资源管理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的原因◇P88
  ⑴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
  ⑵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的方法和措施,从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中全面解决环境问题。
  ⑶同时,不少国家相继在宪法里规定了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和对策,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主务,把“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职责”规定为宪法原则。
  ⑷这样只有把环境与资源管理作为一项国家职能,全面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才能做到。
  4 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
  外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
  ⑴现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境保护职责。
  ⑵设立协调机构--委员会。1970年联邦德国设立了由总理和各部部长组成的“联邦内阁环境委员会”。
  ⑶设立行政部一级专门机构。
  ⑷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如美国、日本)
  ⑸几种机构同时并设。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4次调整(P92)○
  ⑴建国以后70年代初,有关部、委兼管。
  ⑵1974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⑶1982年成立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另外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内增设了国土局。
  ⑷1984年5月,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国家环保局升格为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另外,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省、市各级政府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工业较集中的县一般也设立了专门机构或由有关部门兼管。在较大的工矿企业里,设有环保科、室或专职人员。
  5 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10(了解)◇P93略(可能出选择题)
  ①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对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
  ②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③监督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
  ④指导、协调和解决各地方、各部门及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环境监理和行政稽查。
  ⑤制定和发布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国家环境状况公告;参与编制国家可持续发展纲要。
  ⑥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审定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⑦组织环境保护科技发展、重大科研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
  ⑧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指导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新闻出版工作。
  ⑨拟定国家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管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管理和协调国际条约国内履约活动。
  ⑩负责核安全、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
  必须掌握的概念
  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第七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第一编里的重点的重点)★
  注意掌握每一原则的含义、立法依据及意义(历年必考)
  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的依据(P95)
  含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法所确认、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依据:○
  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
  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一般立法、司法原则。
  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一般法律规范,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⑴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⑶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⑷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⑸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
  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每年都会涉及)
  1983第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环境保护会议,进一步总结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经验,并针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确定了环境保护同人口问题一样,是一项基本国策。
  含义○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核心和理论基础是“协调发展”的思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
  2 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比较(曾考过P97)○
  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其核心和理论基础是“协调发展”的思想。
  ⑵“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
  需要,是指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包括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改善生活的需要,这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限制,是通过社会管理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的索取和投入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可持续发展。
  ⑶我国提出的协调发展的方针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进一步具体化了。
  三项建设作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同步规划,一是同步建设。同步规划主要是解决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解决合理布局的问题。同步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中同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的需求和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贯彻这一原则(P99)○
  ⑴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⑵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⑶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去。
  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与资源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
  含义(P102)是指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预防为主,不是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的提出原因○
  ⑴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
  ⑵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
  ⑶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
结束
本文标签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限时,免费获取学历提升方案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
  • 英语二

    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
  •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微信公众号 考试交流群
湖北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