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湖北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4)
来源: 整编:湖北自考网 发表时间:2016-08-2 10:12:09 【湖北自考网:湖北自学考试门户网】
湖北自考新旧专业转接通知 | 2021年4月自考报考简章 | 2021年4月湖北自考网上报名时间 |
2021年4月湖北自考考试时间 | 2021年4月自考教材大纲 | 湖北自考电子档案查询系统入口 |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 | 武汉大学自考专升本 | 2021年学位英语网络课程,提高通过率 |
武汉理工大学自考本科 | 华中师范大学自考专升本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专升本 |
湖北2016年10月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4)
犯罪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行为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
特殊身份:
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
单位犯罪:
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意外事件:
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不可抗力: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排除犯罪的事由:
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或危险状态,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
正当行为:
也称排除危害性行为或阻却违法性行为,某一行为在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基于特殊情况而实质上没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上一篇文章:2016年10月湖北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3)
下一篇文章:2016年湖北自考——重要的五个时间段
与“2016年10月湖北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4)”相关的文章
湖北自考考生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