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网旗下频道:湖北高考网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务 ,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试院为准。

湖北自考网

湖北高考
高考首页 高校信息 高考动态 高考分数线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报考
高考专题:
湖北高考报名须知 考试时间 考试政策 考试大纲 考场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结果查询 分数线预测 招生简章 高考院校 报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网 > 高考辅导资料 > 湖北高考文科综合辅导 > 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九网站地图

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九

来源:湖北自考网 时间:2015-05-22


湖北2015年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九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紧张备考中,湖北高考网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历史考前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

  1.(2014广东六校联考)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比较合理的是(  )

  
①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②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④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目的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A.


③ B.


④ C.


④ D.


  解析:B 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西方列强为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造成的,和前一个“不公正”没有因果关系,
③错误,


④均符合史实,答案为B。

  2.(2014保定检测)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曾把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宣布为“妖书邪说”,严禁教习和流传,并且严令申明:“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这种现象说明(  )

  A.太平天国已经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B.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拜上帝会的教义教规

  C.太平天国已经完全摆脱儒家经典的影响

  D.极大推动了运动向高潮发展

  解析:B 材料中太平天国把儒家经书斥责为妖书,禁止教习传播,反映出拜上帝会的教义教规与儒家思想的冲突,目的是为了维护前者的权威,故选B项;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理论,不能推动运动向高潮发展,故排除A、D两项;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3.英国人赫德(1835—1911年)在《中国见闻录》中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据此可知,赫德认为(  )

  A.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B.当时的中国人生活自足而美满

  C.自然经济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形式

  D.欧洲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小

  解析:D 材料表明赫德认为中国在经济上高度的自给自足。作为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的欧洲人的他自然认为欧洲产品在中国的市场非常狭小。故本题选D项。

  4.(2014湖南十三校二联)姜铎在1961年发表文章指出:“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要说明洋务运动(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改变了落后的封建经济

  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解析:C 从材料信息看,姜铎认为,尽管洋务运动主观动机和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反抗,但它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改变着中国古老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据此可知,作者意在说明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故选C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与史实不符;作者旨在强调洋务运动的“布新”作用而非强调其“除旧”,并且当时封建经济并未完全改变,故B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洋务运动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D项。

  5.(2014年天津文综,6)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李鸿章所出的考题中涉及西方科技,故选D项。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即19世纪40年代左右,A项明显错误;B项中的“中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在“普遍”二字上。

  6.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了(  )

  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

  解析:C 近代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把“啤酒”称为“卑酒”,作为中国传统酒文化之外的补充,说明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已被西化”“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崇洋媚外观念”等信息,故A、B、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4九江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来华访问,并携带了600箱礼物,共19宗、590余件。在当时,外国使者来华,皆被称为“四夷来朝”,须行“朝贡之礼”,马戛尔尼使团也不例外。同时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具体清单如下:

  国别 礼品名目 英国 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军事装备有配备众多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清朝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以上材料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从18世纪清王朝对外国使臣的态度入手,与同时期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对外政策相对比,可得出信息一:中、英两国外交目的不一样,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对外政策形成的原因进行比较说明。据礼品清单可以得出信息二:中、英两国的生产方式不同,英国的礼品有天文仪器、工业和军事设备等反映了英国已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的礼品主要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表明中国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答案:信息一:中、英两国外交目的不一样。

  说明:英国希望通过展示这些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礼品,向中国显示西方文明的先进,以此引起中国的关注与兴趣,最终通过外交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把英国精心挑选的礼品仅仅视为八方来朝的藩夷贡品,并进行惯例性赏赐,由此表明清政府仍奉行朝贡外交,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显示天朝上国的威仪。

  信息二:礼品所反映的生产方式不同。

  说明:英国礼单有天文仪器、工业和军事设备等,表明英国已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礼单主要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表明中国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

结束
特别声明: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湖北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湖北自考网(www.hbzkw.com)”,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考试交流群 获取择校方案
考试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专升本院校 资格证 其它热门栏目 最新更新